若要說大阪的食物,得先說大阪的車站。我在大阪住了六晚,頭三晚住梅田的酒店。梅田是大阪的鐵路交匯點,也是大阪的商業區和購物區,所以梅田有很多人、車、地下街、迷路的遊客。我們在酒店安頓好,已差不多晚上十一時。一挨餓就忟的我,立刻出街搵食。但梅田像我們的中環,店舖很早便關門。我們不熟路,卻幸運地在地下街找到唯一營業的麵檔。雖然侍應都不懂英文,雞同鴨講了很久,店舖又熱又沒禁煙,但是,我在這裏吃到最好的麵條。
地道麵檔
這裏的麵條很彈牙很有蛋香。套餐可選清甜的冷麵汁,或濃郁的豬骨湯。我有幸在大阪第一餐,已吃到夢寐以求的溏心蛋,這隻蛋不止溏心,連蛋白都是甜的。附送的竹筍很香脆,綠色的像麻油菜心。至於那杯玄米茶,直情是畫龍點晴。累到死熱到成身汗的時候,一口冰凍的玄米茶實在是救命。
地道居酒屋
我們在梅田的第二晚,又在地下街迷路了,卻又誤打誤撞去了一條食街。我們打不定主意,便決定哪間有鰻魚飯就衝入去。結果,我們去了這間居酒屋。梅田的人很喜歡喝啤酒(不管是年老是年青、是男是女)。居酒屋的顧客都吸煙、喝酒、吃小食,只有我們吃飯。這裏的侍應也不懂英文,但竟然是中國留學生,所以我好開心地用普通話點菜及與她聊聊。
這間店舖的食物不特別出色,但我很喜歡這裏的日本味道。規模小的自家經營食店、店舖滿座但悠閒的日本老闆、牆上掛著的日文菜牌、吃小菜佐酒的日本人、一盤盤不知是甚麼的前菜……全部都很有日本風味。至於食物,前菜豆腐最好吃(就是這塊豆腐,我才對日本豆腐改觀,去清水寺吃豆腐的);麵豉湯也很出色,香港的麵豉湯都很鹹,但這裏的麵豉湯卻很甜。
我在梅田吃過三次刺身,兩次是阪神百貨的壽司,一次是這間居酒屋,魚確比香港的彈牙,鯖魚又較肥美。這個刺身定食中,竟然是八爪魚最好吃。日本的八爪魚很柔軟,香港的簡直沒法比。
玉子卷熱辣香口,沒有甚麼湯汁,也不是很香軟。不是不好吃,而是不是心目中滲滿上湯的玉子卷。反而用紫蘇葉墊底,玉子沾上那香味,則甚為特別。
阪神壽司
我在梅田吃過最好的魚生,就是阪神的這盒吞拿魚腩壽司。那時九時多,百貨店快關門,所以這盒吞拿魚壽司減價至六十元。這些吞拿魚只有魚香沒有魚腥,入口就溶,也不會有討厭的筋膜。好好吃!
來個大特寫,真的好厚的!好滿足的夜宵。
自由軒
我們在海遊館遊覽時,已經餓到咕咕聲,出館後便衝去旁邊商場的美食橫丁(類似food court)的自由軒。每本旅遊書都介紹自由軒的咖喱飯,本來我對這款咖喱飯存疑,但原來極好吃,它還榮登我們美食榜第二位!我們由於太肚餓,飯一上桌就吃了,所以只好拍回模型補償。
這款飯真的好吃極了。撈蛋前吃到咖喱香飯,撈蛋後吃到又香又滑的咖喱飯,再加少許醋,就吃到又香又滑又開胃又有少許辣的咖喱飯。我們毫無儀態地、三扒兩撥地解決了它,之後摸著肚皮「呼」一聲,滿足啊!
至於自由軒的蛋包飯,我相信沒有蛋包飯專門店——北極星好吃,但茄汁飯炒得蠻香的,只是蛋較薄,又沒半熟的蛋汁。不過,有鮮味茄汁和咖喱飯,那些瑕疵也不算甚麼吧。
四天王拉麵
四天王拉麵是遊客喜歡的麵店,我再在這裏碰到中國留學生侍應,我們還當了她的翻譯,與外國人周旋(竟然和外國人聊起Beatles來,不可思議啊)。人在日本,英文好像好多了。
豬骨湯真的熬到像奶,很濃很滑。
這碗味噌素菜麵,比原味豬骨湯鹹,也帶辣。如果再去,我會吃鹽味叉燒麵,去細嚐奶般的豬骨湯。
別看四天王的餃子黑麻麻的,其實很不錯,餃子皮較煙韌,很有麵粉香。
惠壽廣
惠壽廣是黑門市場的壽司店,在市場裏的壽司店果然不同,我終於在大阪吃到比香港好吃百倍的壽司了!
我們點了兩個「松壽司」,一個是壽司版,一個是刺身飯版。刺身飯版較好吃,因為白飯都混了香料、紫菜和蛋絲,不吃魚只吃飯都舔舔脷。
在這個便當中,最好吃的是油甘魚和立魚(其實我不肯定是甚麼魚),香港吃到的這兩種魚都是「淋」和「削」的,但惠壽廣的竟然好好好彈牙,可以咬好久才吞下去,當然還有魚的鮮甜,噢,為甚麼香港吃不到的呢?至於鰻魚也很不錯,魚味很濃很濃,也有炭燒的香味。還有,我在這裏才吃到沒有渣的墨魚(即使阪神也有渣),很黏很膠又無筋,我好愛墨魚啊!
這裏的海膽壽司並不便宜,五十元一件。但很甜和很快會溶,有那種海膽才有的獨特味道。總之不會有香港吃到的臭味和腥味。
蟹道樂
這間是無人不曉的長腳蟹專門店,由於一個便當要幾百元,我們便在門口買五十元一盒的炭燒蟹腳。本來我不想吃蟹,但Charles吃後那驚為天人的樣子,引得我不得不試。我不能相信,炭燒的食物竟然會有這麼多水份。挑出蟹肉的時候,蟹殼還剩著不少「蟹水」,蟹肉表面燒得微脆,咬下去先嚐到炭香,然後吃到剛熟很軟滑、很多水份的蟹肉,吃完這兩隻蟹腳仔,真的很想入去吃套餐。
宇治園
我們在這幾天嘗過宇治茶的魅力後,便決定買一些當手信。我們在最後一天,到心齋橋找宇治園,買手信之餘,竟然享受到一餐極棒的下午茶。但我不明白,為甚麼日本人會一邊吸煙一邊喝健康的綠茶?
這杯冰綠茶沒有加奶,有很濃的茶味,我一喝就喝掉Charles半杯。旁邊是綠茶布甸,上面有綠茶忌廉、十勝紅豆和兩粒丸子。這個布甸甜品給我的印象是滑,我最愛那些紅豆,我在京都吃過十勝紅豆,覺得也不外如是。但這裏的紅豆做得很好,很有豆香又軟滑。
我在日本吃過幾次刨冰,每次都是在冰上澆上甜綠茶,但這裏卻灑上綠茶粉,吃來更有茶香。
今井烏冬
這間烏冬店大有來頭,它是日本四間大酒店的烏冬供應商。我們在日本的最後一夜,便忍痛放棄再嘗自由軒,而到今井吃烏冬。這裏的烏冬介乎讚岐與稻庭烏冬之間。有讚歧的粗,但沒有讚歧的韌度;有稻庭烏冬的軟滑,卻沒有稻庭的纖細。我們最欣賞的,是用北海道昆布熬的湯底,有清甜的海藻香。
這裏的烏冬碗碗過百元,我們叫了最便宜,八十多元的烏冬。我這碗叫望月烏冬,好喜歡吃生雞蛋。
Charles要了八十多元的腐皮烏冬。
有相為證,我們真的好喜歡昆布湯底和綠茶。
Crepes de cocorico
在日本的最後一夜,吃過烏冬捨不得回酒店,便在心齋橋亂逛(最後又迷路找警察),烏冬不夠飽,便吃這間Crepes de cocorico。
坦白說,香港的Crepe麥香更濃,但這裏卻更有心思去塗忌廉和放北海道當造的士多啤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