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

"Denial":歷史必須存在,別篡改,不遺忘


不擅辭令的人,面對別人的指鹿為馬,往往只能滿心的委屈與憤慨。有時,當我敵不過狡辯時,會想著清者自清;有時,當歪理愈來愈成主流,我會認為真理需要愈辯愈明。

我沒本事能把真實說清,我像電影"Denial"(中譯《時代偽證者》)的女主角Deborah 一樣,覺得事實就是事實,根本不用為此與人辯論。但是,揣改歷史的人不是光明磊落的人,這類人最喜歡攻擊別人,以達利己的目的。

美籍猶太裔歷史教授Deborah因為在著作中直指歷史學家Irving捏造歷史,是否認大屠殺的說謊者,因此被Irving入稟英國法院控告她誹訪。Deborah本來不屑與Irving對話,但無端被一個如斯無恥的人控告,便決定抗辯,做自己認為很荒謬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事——用證據證明自己無罪。

在連場法庭戲中,真理與歪理交錯發展,我的心情也隨之一時暢快一時屈結。究竟是狡猾的惡魔能使大眾洗腦,還是持真理的團隊能辯明?我們當然知道希特拉確實殘殺猶太人,毒氣室確切存在,但在法律面前,有那麼多原則、灰色地帶、爭辯技巧、套路技倆,不是明知是真的,便一定會勝利,重點在於有沒有證據支持。Irving就是看準現世根本沒有毒氣室的明證,才敢於揣改歷史,大言不慚地說「奧斯威辛集中營沒有發生大屠殺」。

英國律師團隊準備和抗辯,與美劇的法庭戲很不同,沒有不停的objection,沒有法官怒罵keep quiet。英國的法庭戲全是在闡述觀點,展示證據,沒營造觀能刺激,只祈大家能把拆穿謊言的每一幕植入腦袋。

電影除重點講述不能遺忘歷史,也帶出言論自由的定義。人可暢所欲言,但不能說謊;你有自由說不真實的話,我也有自由去拆穿你的謊言。

說到這,我有一點感慨。電影中,有不少歷史學家當法庭的證人,去證明希特拉曾經屠殺猶太人。這雖然是很普通的情節,但我深感在我接觸的社會中,能(會)為歷史舉證(挺身)的人太少了。「文化大革命」「日本侵華」「六四事件」中,有多少會被淡忘,甚至篡改?有多少人像電影中某個角色所說:「為甚麼隔了這麼久還放不開?」

你承認了、你道歉、你以此為戒,別人便可選擇是否原諒是否放開;但你否認,你如獅子般反咬被害的人,並視曾經的災難是沒發生過的故事(傳言/說),這怎麼能說大家糾纏這件事情太久?當世界上的黑色和白色不止混和為灰色時,大眾更不要盲從,要睜眼看清一點,主動挖深一點,我們的歷史不只是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民國,還有當代史香港史。不要因為厭倦了就隨他去吧,如果沒有把大事情流傳下去,日後當無恥的人指鹿為馬時,我們便找不出證據去證明自己無罪,也沒那麼好運有學者去當證人替你呼冤(因為大家都沒有再上歷史課沒有人再鑽研歷史),且看甚麼時候會有人因為真相而被歪理打敗吧。

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

"Land of Mine":戰爭永遠不止在戰場上


"Land of Mine"(中譯:十個拆彈的少年)這齣反戰電影,看得我很不開心,看畢後,我失落了很久很久。

電影講述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,戰俘在丹麥做戰後清理工作,拆除己國埋下的二百二十萬個地雷。這個看似是德國人自作自受的孽,但衝擊著人心的是,負責掃雷的,是全無地雷知識的青少年。

德國在二次大戰這段歷史上,徹頭徹尾就是大魔頭,甚少電影會用憐憫的眼光來了解這一方。但是"Land of Mine"卻使人深思,德國做錯了,是否代表所有德國士兵都要以死謝罪?

一名丹麥上尉說:「他們的所作所為,他們死有餘辜。」我不知道那些小孩子為甚麼要當兵,電影也沒交代,可能因為貧窮,可能因為徵兵;可能是為世所迫,可能是自願報國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地雷不是他們埋的,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地雷的知識,而這十個青少年上了速成班,就奉命進行自殺任務,拆除四萬五個地雷。

我痛恨二戰時的德國,但"Land of Mine"很快就讓我從另一面去思考戰爭。電影赤裸裸呈現戰爭的殘忍,極度的醜惡,下一秒可能會變成無辜;原本的無辜,瞬間也會變得醜惡。我的道德底線,是否可隨別人的道德淪喪而崩潰?

管理德國青少年戰俘的丹麥中士,本來憤恨德國士兵,但良知卻告訴他,他們只是害怕時會喊媽媽的小孩子;當他心軟了想對青少年好一點,但愛國心又喚醒他,他們是曾經想毀滅丹麥的敵人。我究竟要當一個丹麥人,還是要當一個人?在那個混亂的時代,丹麥中士最終作了影響眾人的決定。

這齣反戰電影,沒有戰爭場面,也沒有炸得人血肉模糊的鏡頭。我本來戰戰兢兢怕士兵被炸飛,但電影沒有渲染血腥去嚇你。它就是在述說歷史,控訴戰爭的殘酷:奪去著生命,考驗著人性,蔓延著絕望;不要再有了,不能再有戰爭了,無論是哪一方,都痛苦得不是人所能承受的。


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

"Sully":別誣衊我們的Sully


2009年,我看到一段新聞:「一架美國飛機在河道成功迫降」。2016年,事蹟拍成電影"Sully",片名直接用了機師Chesley Burnett "Sully" Sullenberger, III的名字。那時我一直嚷著要看,姐問我為甚麼想看,我當時就想不出原因,只是飛機+災難+Tom Hanks就是入場原因啊!我也解釋不了,只要是Tom Hanks,我永遠都是十萬個不知道就衝入場的。現在都2017年年尾了,我終於看了!我終於看了"Sully"!我終於可以大大聲聲地說:「大家一定要看"Sully"啊!」

在看電影之前,我只知道2009年飛機成功急降這事情,機師成了英雄,這是理所當然也當之無愧,但電影告訴大家鮮為人知的一面:當全世界都歌頌機師Sully的時候,Sully原來差點由英雄變狗熊,只因有些人,總認為「事情沒有表面那麼簡單」。

"Sully"不是災難片,而是劇情片。電影從多個角度看意外發生後的情況,包括民眾的擁護、媒體的吹捧、家人的自豪,但當時人其實最需要的是安靜。及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意外發生,進一步加強電影張力,「民眾對Sully的瘋狂愛戴」與「委員會對Sully的置諸死地」兩個極端,究竟哪一個是荒謬?

Tom Hanks成功演繹Sully複雜的心理變化:事發前的幽默、意外時的冷靜、過後的近乎崩潰、自信卻不禁自我懷疑、被質疑但仍沈得住氣、反駁無理指控卻仍然是謙謙君子,救了整架飛機及紐約仍沒自我膨脹的高尚品格。

電影的個半小時,很快就過去了。這時間,足以讓你愛上Sully,愛上Tom Hanks,看完令人最暢快的是:英雄都有壓力,完美仍會被攻擊,但所有誣衊都一定有缺口,而真相卻是無堅可摧。

逍遙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