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

We Are Marshall:錐心之痛之後


曾經何時,我很愛看熱血教育,或是希望不滅的勵志電影。但又曾幾何時,我變得避開這類理想到不現實,像泡沫般美麗但其實很虛幻的電影,我很討厭那句:「只要不放棄,一定會成功!」

"We Are Marshall"是一部傳記式電影,譯名很多:《馬歇爾英雄》《後繼有人》《壯志男兒》,還有一個很勵志的《希望不滅》。1970年,美國小鎮中一間馬歇爾大學的美式足球隊遇到空難,機上乘客共75人全部罹難,包括全隊球員(除了因傷或其他事故沒隨隊比賽的四名球員)、教練團、忠實球迷等。這場災難對球員父母、大學、小鎮都很太打擊,大家都不能走出悲傷。校董會決定解散球隊,但因為一些人的堅持,大學校長決定重整球隊,延續球隊口號"We Are Marshall"的精神。

"We Are Marshall"涉及空難,亦有關體育,令我想起紀念曼聯慕尼黑空難的電影"United","United"主要從倖存者卜比查爾頓的角度敘述,而"We Are Marshall"則從新任總教練Jack Lengyel(Matthew McConaughey飾演)的處境刻劃。

經歷嚴重空難的球隊,就像燙手山芋,沒有人願意擔任新教練,要帶領這隊千瘡百孔的球隊,先要跳入一團陰霾。很多人會反對,很多人會同情;很多流出來的眼淚,很多埋起來的憤怒;很多的逃避現實,很多的回憶,但更多的是大家都不想要將來。

只有Jack Lengyel,才會主動走進悲傷的旋渦中。很多人問他許多為甚麼:為甚麼要來這裏?「外來人」怎會了解「我們」的悲痛?我應該怎樣面對未來?……Jack Lengyel沒有大條道理,他會說"I don't know."或「若你面對到悲傷時再來找我」,當別人臭罵他時,他還是默默看著,而不會說一句:「我很了解你的感受」。而當他說「火車又再上軌了」「凡事總有第一次」的時候,觀眾就明白,當初有點滑稽傻氣和漫不經心的Jack Lengyel,原來是廢話不多說,一矢就中的的人。開朗積極及直率的Jack Lengyel,就是幫助大家勇敢前進的人。

"We Are Marshall"不硬銷努力就有成果。沒有脫離現實的「我一定得」,也沒有老套的「過程最重要結果不重要」,電影擺明「勝利通常是一切,但有時候並不是」,拼命不一定有成績,但要知道怎樣才會有榮耀。為了自己,也為了別人,但為了別人過後,一切就是「你」的開始。

這齣電影,很多情節和角色都很牽動人心,例如那幕「雖然我走不出傷痛,但我也想你放開我,奔向自己的將來」;很多對白也中正人的心坎:「別讓悲傷讓你做出後悔的事」「你做得已夠多了」「你要知道你的悲傷,不然你做甚麼都擺脫不了」……電影的名言,不比我看過最精警的《女人香》少。沒想過一齣美式足球的傳記式電影,會觸動我寫一篇影評,電影尾段比賽的今昔交錯剪接,留下一尾激動的餘韻……有時,你不知道,自己身處在黑暗的日子,還是沈淪的生活;無論多堅強的人,面對錐心之痛時,也要別人扶一把,即使你不願意,那個在你身邊的人,確實是一個天使。

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

遲來的生日願望

幾日前牙骹開始痛,但無為意,因為我久不久就會牙骹發炎,尤其是感冒或枕住瞓整到,都會痛幾日就無事。

但不知我是因為食中藥太補,還是今次佢唔識自己好,今晚開始愈來愈痛,痛到似牙痛,痛到發噩夢,我痛到張不開口,唔單止牙骹痛,連上下兩排牙好似上次要杜牙根咁痛,趕忙起床夾硬打開個口,食了兩粒特效止痛藥。

中醫說我大大小小好多問題,也知我近來虛火好厲害,牙肉痛牙骹痛爆瘡乜都來,我偏向牙骹出事唔關中藥事。

食止痛藥一小時,藥效開始發作,唔郁個口就唔太痛,但一郁就好似比人打左一拳,撕心裂肺痛到頭都痛埋。希望可以快點止痛,去睡一會,昨天頭痛到失眠,今晚又牙痛,多災多難,祝自己身體健康,生日快樂。

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

在品味上分道揚鑣

一天,我給媽聽〈青春遺言〉,說這是我近來喜歡的一個男仔唱的,媽竟然說:「會呷醋。」我把這搞笑的告訴Charles,他一秒一笑說:「你告訴你媽,應該是你呷醋,因為你只喜歡一個,我卻喜歡很多個。」

Charles深愛的女人像聯合國一樣,有法國的Alizée Jacotey,荷里活的Zooey Deschanel,美國的Ariana Grande,多國血統的 Jessica Alba、馬來西亞的四葉草、多倫多的苟芸慧、香港的袁澧林;而我,現階段只有一個胡夏。

他實在沒甚麼可呷醋的,我也沒有呷他的醋。只是我和他的品味永遠不同,我喜歡的他就不愛,他愛的我卻不喜歡。好吧,那就各有各的,除了吃之外,就各有各的好了。

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

存活於兩個世界之中

突然覺得這個世界很混亂,現實的、網絡的;真實的、虛擬的,一切都很複雜,我實在忙於應對怯於接收。

社會上,太多的意見相左和肆意攻擊,大家都覺得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」,如果我有錯也是你先錯,更何況只要是被迫,我就沒有錯。我也想有公平有自由有安穩,我也學過〈碩鼠〉〈東門行〉,但我不願把自己變得與我厭惡的人一樣可恥可卑可惡可恨。我不甘於被壓抑,但我討厭以暴逆暴。我不要想著怎樣指責,而忘記最重要的其實是公義。

而網絡這個假的世界,不是逃避現實的烏托邦,而是一個比現實更不負責任及狂妄的癲狂世界。不要在網絡世界中尋求滿足,因為一切都太飄渺。而最恐佈的是,你明知它是假的,因為你也是假的,但你卻幻想它是真的。當你用虛假來填補現實留下的空虛,心裏的洞便愈撐愈大,總有一天,你的心就會穿了。你會崩潰一陣子,但當你在渾沌中再加點想像及拼湊,你又會活過來,繼續在虛擬中漫遊。網絡這個癮頭,來得悄,留得狠。

究竟是現實還是網絡世界容易生存?我說不出來。我最想做到的,是有修養地聽,有智慧地說,然後相信自己,再好好的活。

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

懷念九十年代我愛的日本音樂

安室奈美惠
當安室奈美惠還是「小室家族」一員的時候,我發了瘋的愛上這個才十八歲的女孩子。那時,日本因為安室而吹起一股「安室現象」,日本女孩都學安室的打扮:健康膚色、長染髮、迷你裙、長靴子。我對此一點都不驚訝,因為安室太有魅力,看過安室現場演唱(尤其演唱會)就會知,她的表演功架好厲害,跳舞勁、歌藝精,穿著超高跟鞋跳足成場演唱會,不喘氣,不走音。"Try Me"+〈太陽のSEASON〉是安室早期跳舞音樂曲風的代表。


SPEED
喜歡Speed,因為我喜歡主音島袋寛子(Hiro)。Hiro十二歲已出道,她被譽為Speed的核心,嗓音清徹多變,音域廣,唱功穩。每次聽Speed現場,她唱歌都像隨隨便便能哼出來,應付自如的地步令人難以置信。Speed初期以輕快的跳舞歌曲著稱,配合四人年輕活潑的形象,一出道便紅透半邊天,打破不少紀錄。1995年,出道十年,還處於嶺峰的Speed突然宣佈解散,最後一隻大碟"Carry On My Way"擺脫小女孩形象走R&B路線,更顯Hiro多變的唱功。視頻為我最愛的歌曲"Long Way Home"。


濱崎步
要說濱崎步,實在太難。她的經歷太崎嶇,她試過失學、失業;試過被放棄、自己也想放棄;試過處於日本樂壇最高峰,也曾被樂迷嫌棄……無論是我熟識的可愛活潑的濱崎步,或是現在傷患纏身的濱崎步,她仍是工作認真,拼盡全力,包辦所有歌曲的填詞的濱崎步。她的聲音很特別,有點沙啞有時會像失聲但很有感情,她有時像調皮小女孩,有時帶迷幻的陰森風格。


Luna Sea
九十年代的日本男偶像,很多都走妖艷風(尤其是Band)。我一點都不愛這些長髮濃妝似女人的男歌手,但Luna Sea是例外,我唯一買過的日本樂隊的CD就是Luna Sea。Luna Sea唱歌帶勁有吸引力,Rock得來又不會嗌到拆天。主音河川隆一的唱法很奇特,直情堪稱詭異,他的聲線渾圓厚實,但卻帶著濃濃的魔性,形成很獨特的風格,有一種迷人的吸引力。Luna Sea可走情歌路線,但更多是迷幻電子風。


Mr. Children
當九十年代「妖艷風」當道時,有一股清流叫Mr. Children。Mr. Children成員高中畢業已成為地下樂隊,三年後打入主流市場,自此深受歡迎,成為日本樂壇天團,地位崇高。他們形象健康,除了情歌,還抒發對社會、家庭、友情等觀感。我高中那時,經常見到Mr. Children,他們經常上Oricon榜,但年輕的我喜歡輕快的跳舞音樂,Mr. Children的風格並不適合我。但有兩首歌,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。一首是慢歌"Tomorrow Never Knows" ,一首是快歌〈See-Saw Game ~勇敢的戀曲~〉,每次Mr. Children開演唱會都萬人空巷,號召力極高,深深感到「Mr. Children的這個境界,是每一個歌手的夢想」。


逍遙鶴